為什麼 PM 要關注「過往」銷售數據與「未來」市場趨勢?
這樣才能提供市場情報給設計研發部門,平衡設計部門在形象款與實賣款的設計比例;而「現在」生產進度,則確保商品是否能在對的時間點交貨上市。
我的經歷
- 公司:杰恩尼那有限公司
- 品牌:J&NINA
- 職務:產品經理
- 品牌市場通路:台灣 & 中國
在時尚產業中,產品經理是銜接公司各部門的溝通橋樑,因此對各部門的工作型態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才能夠流暢地扮演溝通橋樑的角色。而橫跨溝通的部門有:商品企劃部、設計研發部門、生產部、採購部以及銷售業務部。
時尚業產品經理需具備的主要 2 大能力
跨部門溝通協調能力
時尚業的產品經理需要極高的抗壓性,因為身為多部門的問題解決者,面對緊湊時間的壓力下,需要高效的溝通能力來疏通。
除此之外,不同部門的同事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著重的立場也不一樣。當 PM 與其他部門溝通時,要能適性調整溝通方式,才能達到效果。
- 舉例來說,設計部最在乎美觀跟功能使用,而生產部優先考慮生產製造的過程好不好做?採購跟業務部則是銷量導向,這個產品好不好賣?市場反應會好嗎?
產品經理需綜合以上觀點考量,替公司從中追求平衡點,以求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目標。因此產品經理需具備高 EQ 排解各部門意見不合的情況,並用巧妙的溝通技巧促使團隊在時間內達成目標。
時間掌控能力
時尚業的產品經理也是時間總管,需要負責每個部門的工作進度管理。
- 舉例來說,設計部每週應出多少設計款?打多少樣本?產品經理都要檢視,如果進度與表定落後太多,要趕緊與設計主管協調解決方案,才不會耽誤生產進度。
- 也跟生產部門經理有密切合作關係。除了每週與生產部經理開會,了解產品上產線的進度外;如果生產線出問題,無法即時在時間點將大貨(大量生產的樣式)訂單完成,產品經理也要和生產經理一起想辦法,討論如何疏通無法如期完成的大貨。
產品經理工作的一大使命是,確保產品在表定時間內進入下一階段,最後在指定上市時間內將貨鋪到市場端。
這樣看下來,有沒有覺得產品經理很像超人?好像每個部門的什麼大小事都會經過產品經理,不僅要懂產品研發製程,還要掌握市場動向!
產品經理還需要哪些專業能力與人格特質?
「跨領域」的專業能力
- 懂服裝結構、設計語言
- 具有成本概念、瞭解生產製程
- 富有數字概念、銷售數據分析
- 掌握市場動向
- 邏輯統整思考力
- 溝通協調能力
- 時間控管能力
- 熟悉 Excel 操作
「善於解決問題」的人格特質
- 勇於挑戰
- 正向思考
- 目標導向
- 抗壓性強
產品經理職涯歷程
一般產品經理沒有從助理做起,通常是在服裝產業裡待過不同領域,累積數年工作經驗後轉職成產品經理。
這份職務強調跨部門溝通,強烈建議求職者本身有產品開發經驗,並對銷售市場有一定了解;時裝產業的產品經理要求年資通常需至少 5 年以上的產業工作經驗。
未來除了升遷做「資深」產品經理外,因為工作橫跨各部門,未來能發展的領域較廣。建議日後可發展的職務有商品企劃總監、營運管理經理、採購經理、生產管理經理… 等。
後記
我的職涯歷程是從服裝設計助理、服裝設計師,後來才轉到產品經理;這個職務來的很意外,原本不知道有產品經理這種職務,只想找從研發端轉往市場端的工作。
當時求職跟人資聊完後,她覺得做產品經理再適合不過,因為我有豐富的產品開發經驗,懂設計語言跟成本概念,可藉著產品經理的工作接軌運營、銷售、管理的領域,於是我接受了,任職不到半年,被升遷為台灣區運營業務副理。
我覺得產品經理適合對各領域都有點興趣,喜歡溝通協調的人,還要具備一絲不苟的時間管理能力,也要能忍受需要常加班的情況。
如果個性格不喜歡突發狀況,屬於創意思考,不喜歡縝密安排工作,做起來可能會滿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