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為甚麼要實習?
實習的好處
- 了解該領域的工作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專長與喜好
- 評估自己未來是否要在同個領域發展或選擇其他工作
- 增加自己入行前的實戰經驗
- 了解該公司是否值得深耕
- 人脈的拓展與職場技能養成
實習的目的不只是增加職場經驗與專業技能,最大用意在於提供正式進入職場前的就業跳板:包含自我性向的評估, 人脈發展的機會或是職涯規劃的考量。
What? 實習時值得關注的細節
找實習就像尋找第一份正職般, 先海投履歷並且為公司排名, 例如優先想去的國際企業有 ABCD, 其次是聽過名的本土企業 DEFG,最後才是沒聽過的公司,但實習部門跟所學相關, 所以投投看。
在紐約找時尚業相關工作與實習,比台灣多 15 倍以上(根據我在台灣求職投履歷的數量跟在美國投履歷的數量相比),不僅機會多, 競爭也很激烈!
假設進入了夢想中的企業實習,不代表那間公司如你所想的那麼棒、值得你花寶貴時間深耕,畢竟在美國工作的現實面就是:工作簽證的 sponsorship 不好拿,尤其是 OPT 轉 H1B。
怎麼判斷這家公司是否適合自己?
教你如何評斷實習公司的大環境,作為要不要在這間公司深耕的參考點。
觀察文化風氣
企業的文化與風氣很重要,他是我們工作八小時所處的環境,文化風氣會影響同事間的相處,進而影響工作與學習成長的成效。
觀察同事的互動模式、主管對下屬的態度、 上下班準時的情況、同事閒聊都討論什麼等,可以快速讓你發掘公司的風氣,以便你調整自己的溝通模式並決定是否要爭取轉正職的機會!
員工組成比例
我們之所以選擇在特定公司實習,不外乎就是對該品牌或公司有些期待,也想藉著實習學到技能,爭取未來工作的機會與可能性。
若公司的正職員工幾乎都是白人老美,看不到其他種族的正職員工,無論你表現好或不好,大概可以想像之後自己被招聘的機會有多大。
以這個為出發點,瞭解公司是否具有「文化包容力」,是海外找實習另一個要注意的關鍵,如果沒有什麼外籍同事,要注意公司可能是不願意 sponsor 外國人才的喔! (貼心提醒:若有非美裔的同事也要打聽一下他們是不是美籍)
當然,我們評估公司是否適合的同時,公司也在評估我們的能力與表現!如果你期望自己是有選擇權的一方,就要創造出自己是人才的價值!
How? 在競爭激烈的紐約,我如何成為國際品牌 Max Mara 唯一轉正職的外籍實習生!
我上一份實習是在美國念 FIT 時裝營銷管理碩士班的暑期實習,實習的企業是義大利國際時裝品牌企業 Max Mara。
在我實習短短三週不到,就被視覺陳列部門的設計總監詢問之後要不要到他的部門做秋季實習,畢業後順利拿到正職 offer!
我在實習生如雲的 Max Mara 裡,成為唯一晉升為正職的外籍員工的關鍵要素如下:
- 正向積極的學習態度與精神
- 善用高度觀察力
- 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
- 自信而不自傲
- 與對的人建立對的關係
想知道身為一個沒有美國身分的外籍學生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實習生群中脫穎而出,受到主管親睞入取為正職嗎? 下方影片詳述我在美國實習成功的要素,親身經歷跟你分享!